一、技术来源
本技术来源于《盖州压气站工程》,由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自主开发。
二、基本原理
该技术以压缩机组及各个辅助系统的工艺及运行原理为基础,在现有控制模式基础上进行改进,对压缩机组远程控制功能进行梳理整合。确保无需站场人员介入操作的前提下,实现调控中心对压缩机组的远程集中控制功能。
三、工艺过程
1、调控中心远程控制功能
调控中心的压缩机组的远程控制功能如下:
1)多台压缩机组及辅助系统
预选及启动
正常停机
不带压紧急停机
自动切换
2)单台机组
启动
正常停车
带压紧急停车
不带压紧急停车
负荷调节
2、启动预选多台机组
在调控中心多台机组人机界面上根据站场压缩机组数量手动预选要启动的机组,剩余一台作为备用机组,预选完成后,点击“启动预选多台机组”按钮,调控中心发送命令至站控制系统,站控制系统按步骤执行顺序逻辑直至预选机组达到最小转速后并介入负荷分配控制。
3、多台机组正常停机
在调控中心多台机组人机界面点击“多台机组正常停机”按钮,调控中心发送命令至站控制系统,站控制系统按步骤执行顺序逻辑直至所有机组转速为零。
4、自动切换
北京调控中心只发出一个自动切换命令,预选压缩机组按一定逻辑顺序依次正常停机。预选机组停机后,备用机组按逻辑顺序启动至最小转速后,进入防喘振和负荷分配控制,调控中心对相应的顺序进程进行监视。
5、调控中心监控画面
调控中心可显示的监控画面包括压缩机组预选及操作、压气站工艺流程简图、压缩机组及辅助系统参数、压缩机组及辅助系统启动顺序进程、压缩机性能曲线等。
四、技术特点
1、通过无人站压缩机控制逻辑提升,实现压缩机组的一键启停。
2、压缩机监控系统与站控制系统融合,首次由站控制系统实现负荷分配控制功能。
3、压缩机组及站场所有相关辅助系统的全面自动化控制技术。
五、技术水平
国内首次实现在调控中心计算并显示压缩机性能曲线、防喘振线,首次实现压缩机组在调控中心的一键启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六、能源消耗
该技术将部分现场手动操作的设备/阀门改为自动控制,并通过控制系统的逻辑功能提升、人界画面组态、数据状态信息上传实现无人站压缩机的远控控制功能。
七、节能减排状况
该技术优化了压缩机组自动控制逻辑,实现了自动控制,避免了人为误操作风险。无需现场人员值守及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运行成本。应用该技术后站场无需设置值守人员,直接节省人力资源约200万/站,后期还可减少站场值守人员其他配套设置。目前中油管道已建压气站58座,该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数以亿计。
八、技术应用条件
该技术可用于指导中石油输气管线新建压气站工程的建设,也适用于对已建压气站的功能提升改造工程。
九、应用实例
该专有技术应用于盖州、盘锦压气站工程,目前压气站相关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获得了业主的认可。
盖州压气站设计输量为2224×104Nm3/d,压缩机组(电驱)额定功率为14MW,站内机组配置为2台,2 用0备。
盘锦压气站设计输量为2430×104Nm3/d,压缩机组(电驱)额定功率为14MW,站内机组配置为2台,2 用0备。
该专业有技术也将在中俄东线、广州压气站、梧州压气站、醴陵压气站、中卫压气站、河池压气站等压气站工程中进行推广。
十、经济效益
该技术优化了压缩机组自动控制逻辑,实现了自动控制,避免了人为误操作风险。无需现场人员值守及操作,节省了人力资源,降低了运行成本。应用该技术后站场无需设置值守人员,直接节省人力资源约200万/站,后期还可减少站场值守人员其他配套设置。目前中油管道已建压气站58座,该技术推广应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将数以亿计。
(来源: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 |